地址:上海市閔行區疏影路1280號
傳真:021-54883445
在西藏高原的極寒隧道中,在杭州亞運的通勤隧道里,在跨越深海的超級工程中,三思LED隧道照明技術以創新為筆、以光為墨,書寫著中國交通建設的安全與智慧篇章。
一、技術創新:破解極端環境難題
面對高海拔、極寒、多地震等復雜環境,三思通過多項核心技術突破,為隧道照明提供可靠保障:
陶瓷散熱技術:自主研發的陶瓷散熱方案,將LED芯片直接焊接于氧化鋁陶瓷基板,顯著降低結溫,提升光效與壽命。該技術已在海拔4500米的西藏隧道及-20℃的拉薩至日喀則公路中穩定運行數年,光衰率保持行業領先水平。
反射式發光技術:通過高透光玻璃面罩實現“見光不見燈”的柔和光線,消除眩光與頻閃,提升駕駛員視覺舒適度。上海北橫隧道應用此技術后,事故率同比下降25%。
智能控制系統:集成環境光感應、車流量監測等功能,動態調節亮度與色溫。例如,深中通道隧道可根據天氣變化自動切換黃光穿透模式,確保惡劣環境下行車安全。
深中通道/上海三思
二、工程實踐:點亮重大交通動脈
從城市快速路到跨海大橋,三思技術已服務全國2500多條隧道,典型案例彰顯技術實力:
深中通道:全球最長海底沉管隧道中,超3萬套燈具采用反射式發光技術,結合智能調光系統,實現“無斑馬線、無頻閃”的均勻照明,并在緊急情況下0.1秒內啟動應急照明。
杭州亞運隧道:蜀山隧道首次應用“連續光帶”方案,以20000余套LED燈帶構建無顆粒感的均勻光環境,提升行車通透感,成為智慧交通新標桿。
港珠澳大橋:防鹽霧腐蝕燈具與無縫防水設計,連續運行6年零故障,光衰率低于行業標準,為跨海工程樹立安全典范。
港珠澳大橋/上海三思
三、社會價值:安全、節能與可持續
三思技術不僅提升交通安全性,更推動綠色交通發展:
節能降耗:LED燈具光效達傳統光源2-3倍,結合智能調光系統,綜合能耗降低50%。濟南黃河隧道應用后,年節省電費超百萬元。
長壽命與低維護:燈具壽命超5萬小時,抗震動、耐腐蝕設計減少更換頻率。云南龍江特大橋在地震多發區實現十年無大規模故障。
環保安全:無汞無鉛的環保材料與低熱輻射設計,降低光污染與火災風險,助力“雙碳”目標實現。
圖片來源:上海三思
四、未來展望:智慧交通的深化探索
三思正將AI算法與物聯網技術融入隧道照明系統,開發故障自診斷、車路協同等功能,推動照明從“單一光源”向“智慧節點”升級。未來,其技術將進一步融入智慧城市網絡,為交通應急管理、車流預測等場景提供數據支持。
三思以32年技術積淀,持續以科技創新回應交通強國的命題。從雪域高原到東海之濱,從亞運賽場到“一帶一路”,一盞盞LED隧道燈不僅照亮道路,更照亮中國基建的未來之路。